據報道,3月21日中俄兩國元首舉行會晤,并簽署80多項重大項目的合作協議,總金額達1650多億美元(按最新匯率計算,約合1.1萬億元人民幣)。3月21日,中俄聯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提出,雙方將繼續在民用航空制造、汽車制造、船舶制造、冶金和其他共同感興趣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通過以上合作的領域,冶金也成為重點被列了出來。這不管是對于中國還是俄羅斯的鋼鐵行業的發展,都將有重大的利好作用。筆者根據中俄兩國的近些年的粗鋼產量、鐵礦石開采以及GDP的發展,對于兩國展開冶金合作進行分析。
強強聯合:第一+第五
眾所周知,中國的粗鋼產量一直是世界首位,基本維持在10億噸左右的量級。不但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更有該體量級下長期以來積累的發展經驗和先進技術支撐。而據相關數據顯示,俄羅斯的粗鋼產量也是居于世界前列,2022年在世界產鋼國中排名第五,與排名第四的美國緊密相連。綜合來看,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粗鋼產量總體量是相當巨大的,這也將為今后兩國的冶金領域深入合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兩國鐵礦石資源的互補可能
目前,我國金屬礦產消費量占全球消費總量40%以上的份額,其中,鐵礦石消費占比達到62%。近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呈波動上升態勢,2022年達到11.07億噸;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呈先升后降態勢,2022年約占鐵礦石總消耗量的79.8%,進口量雖有所下降,但仍處于高位水平。
根據國際鋼協2020年數據,俄羅斯鐵礦石儲量250億噸,占全球總儲量的13.88%,僅次于澳大利亞和巴西,含鐵量達140億噸,位列全球第三。俄羅斯擁有許多儲量在5億噸以上、適宜露天開采的大型鐵礦區,但貧礦占比較高。鐵礦石年產量在1億噸左右。雖然俄羅斯儲量第三,但開采量卻只有1億噸,因此鐵礦石的開采量也是潛力巨大。
中國是世界上鐵礦石最大的進口國,俄羅斯的鐵礦石儲量居于世界第三且開采量低。因此未來在鐵礦石方面,也將會有更多互補合作的可能。
10億噸鋼鐵消費量下的合作潛力
據了解,今年我國粗鋼產量和表觀消費量或繼續維持10億噸和9.5億噸左右的水平,帶動鐵礦石、錳礦石、鉻礦石等原料持續維持13億噸、3600萬噸、1400萬噸的絕對需求高位。
中俄都是世界鋼材消費大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材消費國,中國鋼材消費量在2020年達到9.95億噸峰值,而今年也或將繼續維持在9.5億噸左右的水平。
綜合來看,中俄兩國的每年鋼材消費量也基本在10億噸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體量,將為雙方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市場基礎。
多家鋼鐵巨頭支撐新發展
中國寶武、鞍鋼集團、河鋼集團、首鋼集團、中信特鋼、沙鋼集團、建龍集團,以及謝維爾、俄新鋼、耶弗拉茲、俄馬鋼等鋼鐵集團都是世界大型鋼鐵強企,不管是在國內發展中,還是在世界鋼鐵舞臺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由此在中俄兩國未來冶金領域的合作中,這些鋼鐵巨頭也或將會有所動作,尤其是對于善于海外發展的鋼鐵企業來說,更是利好的發展機會。未來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俄羅斯,都有很大概率出現鋼鐵巨頭落地新項目或進行技術支持互通的情況。
中俄鋼鐵巨頭之間的深度互通合作,將為兩國鋼鐵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技術創新、企業管理、環保治理、貿易合作等方面,雙方可以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為兩國鋼鐵行業的升級和轉型提供支撐力。同時,鋼鐵巨頭之間的互動也將推動中俄經貿關系不斷邁上新臺階。
此前已有技術支持的例子
自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也繼承了蘇聯大部分包括鋼鐵工業在內的軍事工業遺產。但是由于俄羅斯缺乏相關的人才和技術,最終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國。據相關報道顯示,俄羅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雇傭了大約1300多名來自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的工人,參與到12號焦爐電池(生產單元)的建設項目。根據預計,后續估計還有1500名中國工人趕赴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參與到項目的建設之中。中鋼設備于2014年開始與馬格尼托格爾斯克鋼鐵廠的合作,是目前我國簽訂的最大金額海外焦化項目。
遠東開發將成又一重點領域
1650多億美元的合作,這在中俄兩國的經貿史上可謂前所未有,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明確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發展遠東經濟的主要合作伙伴與強勁動力。
在此次80多個重大項目的合作中,能源項目的合作可謂是重中之重,而俄羅斯的能源大多集中在遠東地區,因此未來中俄兩國遠東地區的合作也將越發漸入佳境。
此前,中俄雙方曾在2018年9月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上簽署了《中俄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發展規劃(2018~2024年)》,并于當年11月被正式批準。文件明確指出,中俄遠東合作的七個優先領域,包括天然氣與石油化工、固體礦產、運輸與物流、農業、林業、水產養殖和旅游。
綜合來看,中俄兩國在遠東地區的開發一直在開展,而此次又通過多個項目的加持,也將在遠東地區實現能源、礦產、原材料的大量互通。
在此過程中,東北地區的發展也將迎來新的機遇。不管是從地緣、歷史經驗、開放政策等來說,都是最佳的開發區域,所以從長期看,東北是有歷史性機遇的,對于東北地區的振興發展也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中俄合作開發遠東對于鋼鐵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通過充分利用遠東地區的資源和優勢,加強國際合作,可以促進本地區鋼鐵產業的提升和發展。同時,還可以為中國和俄羅斯的雙邊關系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推進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邁上新臺階。
俄羅斯是世界第一資源生產大國。中國是世界工業中心,又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和貿易中心。雙方在未來冶金領域合作的進程中,將在能源、礦產、原料、項目建設、技術協作等方面有所動作。這將對于中國的鋼鐵行業發展,帶來又一重要的原料來源地和市場銷售地。同時,國際化程度的提高還可以帶來鋼鐵行業技術創新的加速,也為中國的鋼企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了新的機遇!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