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議話題。從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首項任務,新質生產力成為未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關鍵詞。
那么,新質生產力到底“新”在哪里?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3月28日上午,湖南湘江新區舉行2024年第二期“岳麓山大講堂”,邀請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教授,作《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專題授課,重點介紹了新質生產力一詞的由來,闡釋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價值,剖析了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法和路徑,更為新區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可供借鑒的寶貴建議。
新質生產力“新”在哪?
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代表著生產力的躍遷,其核心是要通過創新引領各行各業各領域的發展,實現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姚建明教授介紹,具體說來是指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作為生產力的三大實體要素,要在未來更好地與現代新興科技深度融合實現躍升,如勞動者的勞動能力更加知識化、科技化,素質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勞動資料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和改造,其使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通過科技創新催生的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和未來產業領域也在不斷成為新的勞動對象等等。一言以蔽之,新質生產力中的三大要素,都需要更好地被先進技術所賦能,實現與現代新興科技的水乳交融、相互促進,這和傳統生產力發展方式迥然不同。
同時,新質生產力也促進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發展,現如今,大模型、“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創新應用不斷涌現,產業結構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比重也在不斷提升。但需要特別關注的是,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絕不是僅僅局限于當前關注較多的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而是要通過創新引領、數字化轉型來改造所有的行業領域,包括傳統行業在內。
由此可見,新質生產力的“新”,就“新”在能夠通過創新技術賦能各行業領域發揮新優勢、創造新模式,實現全產業的轉型升級,從而更有力地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時代需要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姚建明解釋說,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以及國內外環境因素的影響,我國經濟傳統發展模式遭遇瓶頸,需要探索新的發展動力。
數字經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經過若干年的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的布局,我們在催生新質生產力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積累,新質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戰略引領下,各行各業都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支撐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增強。工信部數據顯示,2023年前十個月,以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主的新興業務實現收入3012億元,同比增長20.5%;“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數超8000個,5G應用已融入67個國民經濟大類等等,這為各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帶來了重要的要素支撐。因此,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中,如何持續推進各行各業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是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數字化轉型這一抓手做實。”姚建明談到,通過創新引領賦能和改造生產力中的三要素,使得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都得到質的躍升,實現產業發展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這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挑戰,但也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令人可期的未來前景。
把握新機遇,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時俱進提出,“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必須回答好的時代命題。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抓住這一關鍵歷史性機遇,就能更好把握時代契機、引領轉型發展。
創新引領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重點是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應該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發展新型生產關系,培養適合新質生產力的人才,因地制宜發展,不斷挖掘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最終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同時,姚建明建議,發展新質生產力更要做好全方位轉型和創新引領,各行各業、各領域、各主體在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發展的同時,不能僅局限于自身轉型一隅之地,而是要將自身的轉型發展與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從全局的視角進行探索創新。
湖南湘江新區作為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更是長沙,乃至整個湖南的科創高地,更需要把握新機遇,積極以科技創新催生新質生產力,以改革開放賦能新質生產力,聚力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核心引領區,奮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