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因參與方眾多、交易流程復雜、不確定因素較多等問題,一直都是企業經營中的頭等難題,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或許將給這些問題一個合理的答案。
清晨當你手握一杯咖啡時,你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杯咖啡抵達手中需要經歷多長時間。 在咖啡供應鏈中,農民先要根據廠商需求采摘足量的咖啡豆(計劃、采購),之后要對咖啡豆品質進行檢驗(品檢)。 合格的咖啡豆儲存好(倉儲),需要生產時領出進行初步處理(加工前整理),然后安排上線加工生產(加工生產),制成各類咖啡商品(實現成品)。 如果要把產品送到用戶手上,還需要通過包裝、運輸物流,最終放到終端超市進行展示銷售(經銷或代銷)。 小到一杯咖啡,大到能源物資,供應鏈管理一直都是企業經營的頭等難題。 尤其是在傳統的能源行業,供應鏈管理的難題更為突出,比如:帶賬期產品銷售難、項目過橋融資難、融資貴、上下游信息獲取難、產業鏈降本難等諸多問題,都困擾著參與供應鏈管理的各方企業。 同時,作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建立信用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工作,供應鏈中的各方企業如何保證信用成為一道至今都待攻克的“頑疾”。 而在國家層面,供應鏈管理往往被定義為面向競爭力構建的基礎性戰略。供應鏈管理一向被認為是促進效率變革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并不充分。因此,鼓勵發展供應鏈企業正在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事實上,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下,國內的一些供應鏈服務商已經開始通過新興技術對供應鏈管理進行智能升級。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華能集團旗下企業,江蘇華能智慧能源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智鏈”)就是其中的引領企業之一。 作為一家立足于智慧能源供應鏈集成服務的企業,華能智鏈利用華能集團多年深耕能源供應鏈、冶金供應鏈、工程配送、工業備品備件等領域的經驗,基于身份認證、數字加密、區塊鏈等金融科技,為近萬家上下游企業提供電力物資的采購、銷售、物流、倉儲、金融、大數據及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致力于實現產融結合和整個供應鏈的降本增效。 據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華能智鏈交易額已超300億元,預計2020年交易額將突破1000億元。 隨著企業行業地位的不斷提高,華能智鏈成功入選“國家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批試點企業”、工信部“2019年工業電子商務試點示范企業”,企業智慧供應鏈案例入選商務部“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案例集”,正向央企及行業供應鏈服務領先企業大步邁進。 這些成績無疑印證著華能智鏈在智慧能源供應鏈領域具有無可比擬的運營優勢。 那么,在智慧能源供應鏈這樣一個體系復雜的領域中,華能智鏈到底是如何利用新興技術來解決能源供應鏈管理中的一系列難題,又是如何成功構建全產業鏈,通過供應鏈優化產業結構,為鏈內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呢? 全面整合行業資源 引領供應鏈智慧升級 眾所周知,供應鏈聯系著產品供應、分銷、零售以及客戶等多個復雜的主體,而且智慧能源供應鏈更是跨越了數十個階段。 同時,供應鏈管理下的多種服務類型,在增值服務過程中產生大量涉及市場、交易產品的數據,在各類數據基礎上可以衍生不同類型的金融服務。 對于供應鏈上的企業而言,他們往往有資金需求但是沒有在銀行融資的能力,這時候就更需要用準確的數據和精確的風控模型,來幫助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提供相應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面對如此復雜和多樣化的供應鏈管理難題,華能智鏈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提出了“以場景管理為基石、數智科技為引擎、供應鏈金融為抓手”的智慧供應鏈戰略,亮出了獨有的“三大六能”供應鏈服務解決方案。 “三大”是指“互聯網交易平臺、普惠供應鏈金融平臺、智慧物流網絡平臺”三大業務平臺構建的供應鏈服務基礎設施,“六能”是指“能招、能購、能售、能運、能融、能云”六大核心產品構建的能源產業智慧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 具體而言,華能智鏈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為底層支撐,以“三大六能”為上層應用支撐,搭建出一個電力物資供應鏈的技術服務平臺,并全面整合采購商、供應商、金融服務商、物流服務商等第三方服務商,構建出智慧能源供應鏈的生態圈,從而實現為供應鏈生態中的企業賦能。 以供應鏈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供應鏈金融為例,華能智鏈在降低供應鏈成本方面找到了改進提升的突破口。 在以電廠作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上,由于電廠對上游的供應商一般有30-90天的賬期,之后層層往下遞延,因此就導致大量資金錯配、應收應付的情況產生。 為此,華能智鏈通過“普惠供應鏈金融平臺”,將電廠的優質信用延伸至上游的供應鏈、服務商,核心企業通過基于上游供應鏈的應收賬款為其開立“能信”以后,就可以繼續往前轉移、轉讓或者到資金方融資變現,從而大大提升整個供應鏈條的金融效能。 再比如華能智鏈的“智慧物流網絡平臺”,整合超過50萬輛云端車船,年貨運量超過1億噸。 基于物流結算數據和大數據能力,平臺對物流費用進行成本解析和重構,通過平臺整合的社會化服務資源,如運力直采、運費金融、稅負成本優化、卡車后市場等,從而有效降低了物流邊際成本,最大可優化7%-15%。 手握區塊鏈的密鑰 優化能源供應鏈效能 隨著企業的發展,供應鏈中不同元素之間的互聯性逐漸變得低效,而智慧能源供應鏈領域最重要的“三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降本增效,成為行業內備受關注的話題。 以最近兩年的電力行業為例,產能過剩、供大于求、電價走低,但作為火電主要原材料煤炭的價格在供給側改革等因素的影響下,煤價持續攀升,這就意味著能源產業亟需采用新的手段或者新的模式,來改變現有的產業鏈或者供應鏈運營效率。 在這種背景下,區塊鏈的出現讓華能智鏈看到了進一步改進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的空間。 據華能智鏈技術總監李俊華介紹,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特點,天然地符合供應鏈管理的需求。 因此,針對傳統金融服務體系下能源行業供應鏈各環節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等行業痛點,華能智鏈結合華為云的區塊鏈服務(BCS),搭建了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支撐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能信”平臺),致力于將核心企業的信用向供應鏈末端傳遞,幫助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獲得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平臺的規劃上,能信平臺可以提供多種業務功能,如:業務前臺的賬戶開戶、憑證登記、票據開立、票據轉讓等,以及業務運營后臺的業務追蹤、授信管理、區塊鏈調度等。 在業務場景方面,能信平臺的區塊鏈技術能夠應用在供應鏈場景中的數據收集、傳遞和處理的各個環節。 從企業內部的合同數據、企業數據、金融數據、財務數據、法律數據,到企業外部的交易數據、工商數據、發票數據、海關數據、物流數據等,都能夠得到數據不可篡改的保障,從而使得整個供應鏈的信用變得透明,企業和機構之間的交易也更加簡單高效。 當交易的兩端在能信平臺上,對合同標的物的執行形成共識后,能信平臺可自動觸發簽收、打款等行為,同時將相關流轉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中。 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一旦看到能信平臺上的核心企業開具的票據,也可以完成即時兌付,而不用像以前一樣去單獨授信某一企業,或進行費時費力的盡調。 總體而言,以華為云區塊鏈技術為底層的能信平臺,實現的是對供應鏈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對于電力等核心企業,能信平臺能夠為其控制帶息負債規模增長、降低融資成本,實現供應商的折價變現; 對于中小微企業,能信平臺能夠解決其高效、按需融資的需求,大幅度降低金融風險和融資成本; 對于金融機構,能信平臺能夠助力盤活大企業空置的銀行授信,獲取更多信息真實透明、風險可控的優質資產,獲取線上批量融資。 雙方強強聯手 釋放1+1>2的倍增效應 據華能智鏈的業務人員介紹,自2019年9月能信平臺上線以來,圍繞華能體系內電廠為核心企業開展了推廣工作,江蘇金陵電廠、山東眾泰電廠等多個重點電廠已在能信平臺上完成了能信票據開立、融資等多種業務。 在華能南京金陵發電有限公司進口煤采購業務中,使用能信獲得供應商讓利,帶來采購降本價值2元/噸;在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眾泰電廠內貿煤采購業務中,使用能信延長支付周期,延長支付周期65日。 與此同時,能信的全新商業模式和技術服務能力,也吸引了資金方的目光。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家金融機構與能信團隊開展了合作洽談。 毋庸置疑,能信平臺的誕生,正是華能智鏈與華為云共同將區塊鏈技術引入能源供應鏈集成服務領域的一次積極嘗試,為未來供應鏈管理的降本增效提供了具有參考意義的標桿案例。 而華能智鏈之所以能夠成為能源行業的領軍者,進而成為能源供應鏈服務領域的領跑者,究其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華能智鏈戰略轉型和技術革新的決心。 華能智鏈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很早就提出了“通過科技、輕資產手段,探索能源行業的新業態、新模式”的戰略轉型方向,提出了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產業的深度融合,打造科技型能源企業,建設具有競爭力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的發展目標。 在堅定的數字化轉型戰略下,華能智鏈率先開啟了實踐的步伐,從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占據先發優勢。 同時,作為不折不扣的央企,華能智鏈具備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信用等級。管理規范、遵守信用、兌現承諾成為華能智鏈十分可貴的內在品牌資產,這就賦予其成為供應鏈生態建設者、領軍者的角色能力,能夠將信用優勢更好地轉化為資本優勢。 二是與行業頭部合作伙伴強強聯手。 華能智鏈作為國內發電行業第一家開始積極實踐基于區塊鏈技術產融結合的企業,在搭建供應鏈服務體系時,選擇了與產業鏈上的頭部企業華為云強強聯手,以合作共贏為基礎,以扎實技術平臺為支撐,從而釋放出1+1>2的倍增效應。 據李俊華介紹,在眾多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的廠商中,華能智鏈之所以選擇華為云是因為其具有濃厚的工程師基因。 有別于一些云計算公司只提供基礎的平臺服務,華為云除提供技術平臺外,還提供了一整套可視化的開發工具,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規劃、采購、配置、開發、上線和運維的區塊鏈平臺服務。 "我們需要和像華為這樣的合作伙伴共同發展。華為一直堅持走技術路線,這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給我們的是一個產品,還給我們提供技術服務和開發工具,這是很多其它公司比不了的。"李俊華表示。 此次,雙方在合作上都體現了非常大的誠意。為了滿足需求,雙方成立了專門的技術項目組,不斷的溝通交流解決項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通過華能智鏈和華為云的合作,雙方不僅搭建了能信技術服務平臺,還基于能信實踐申請了數據隱私保護方面的專利,在分層加密功能、定制化開發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這對于未來供應鏈管理的發展和區塊鏈的應用實踐都是極具價值的。 未來5-10年,供應鏈將進入一個嶄新世界,網絡將變得更加靈活和動態。在全球化、自主的商業生態系統中,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智能技術將對材料、產品、服務、信息、資金等供應鏈各要素進行深度整合與動態匹配。為了適應這種變化,企業必須要對思維模式、系統、流程到商業模式,甚至生態系統進行徹底升級。 以華能智鏈為代表的中國能源企業,正在通過新技術變革的力量在加速自身轉型的同時,也為推動中國企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更是區塊鏈時代企業變革的真實寫照。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