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在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海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路徑分化,期間雖然加息、降息與利率持穩同在,但謹慎和觀望也逐漸成為共同的關鍵詞。
回顧一季度,發達經濟體中,美聯儲如期“按兵不動”,歐元區繼續降息步伐,日本央行則仍處加息周期;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印度、印尼等紛紛跟隨降息以刺激經濟,俄羅斯、巴西等國則因通脹壓力較大而維持或收緊貨幣政策。
步入二季度,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沖擊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印度、新西蘭及菲律賓央行已率先降息應對沖擊,美聯儲也多次喊話安撫市場情緒,業內預計,全球通脹或面臨較大上行壓力,主要央行或將加快降息節奏、同時力度也可能提升。
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上升 美歐日貨幣政策路徑分化
一季度以來,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貨幣政策路徑分化,但也基本符合預期。
如在經濟增長保持韌性、失業率保持低位,但通脹持續高于目標水平等背景下,美聯儲先后于1月、3月兩度“按兵不動”,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并明確無需急于調整政策立場,因為當前的不確定性異常高漲。
在延長對利率觀望態勢的同時,美聯儲還上調了對未來通脹的預測,并下調了對年內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展望。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利率持穩表示不滿,多次公開呼吁或敦促美聯儲降息以應對關稅影響。
歐元區則如期延續降息。鑒于通脹正逐步回歸目標水平,而經濟增長前景仍較疲軟,歐洲央行相繼于1月30日、3月6日兩度下調三大關鍵利率,降幅合計達50個基點,至此自去年6月開啟寬松周期以來,歐央行已完成六次降息。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強調,歐洲央行正面臨“異常高”的不確定性,包括美國增加關稅政策、德國加大財政刺激以及氣候問題等都可能放大通脹波動。分析認為,未來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空間或逐步收窄,利率政策或更難抉擇。
同在歐洲,雖然英國央行在控通脹和促經濟之間顯得左右為難,但最終還是冒著通脹風險于2月6日降息,延續了去年8月以來每季度降息25個基點的步伐。不過在外部關稅沖擊及內部秋季財政預算導致企業信心大幅下降等影響下,英國的行業組織和研究機構對此舉能否有效促進經濟并不樂觀。
面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一季度,新西蘭央行及加拿大央行也分別降息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調降至3.75%、2.75%;澳大利亞央行、韓國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則分別降息25個基點,現行利率報4.1%、2.75%、2.25%、0.25%。
不過日本央行則繼續保持貨幣緊縮政策,于1月24日宣布將目標政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50%,為自去年3月結束負利率政策以來的第三次加息,也使其政策利率達到17年來的最高水平,并在隨后的3月議息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金融分析師張正陽表示,在1月實施加息后,日本央行正面臨更復雜的政策環境,外部美日貿易摩擦已實質性升級,內部經濟也陷入“不良通脹”與消費停滯困境,未來其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并非坦途,或呈現“小步慢走”特征。
多家新興市場央行降息提振經濟 通脹高企巴西央行繼續逆勢加息
一季度,新興市場貨幣政策路徑也出現分化,部分國家選擇跟隨主要經濟體的步伐實施降息以刺激經濟,俄羅斯、巴西等國則因通脹壓力較大選擇維持或收緊貨幣政策。
具體來看,降息國家中,一季度土耳其央行、阿根廷央行、墨西哥央行的降幅居前,分別將基準利率下調5個、3個、1個百分點,現行利率報42.5%、29%、9%。
以土耳其為例,鑒于通脹有所下降,該國央行分別于1月、3月完成兩次降息,也是對從去年12月開始的寬松周期的延續。不過鑒于政壇動蕩引發市場恐慌,3月19日,土耳其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劇烈震蕩。
當日里拉崩盤、股市熔斷、國債收益率跳升,土耳其央行雖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也于次日(3月20日)將隔夜利率提高至46%來推高商業銀行提供資金的平均成本,從而助力穩定金融市場。
此外,南非央行、印度央行、印尼央行、秘魯央行、泰國央行則分別于一季度降息25個基點以提振經濟,現行利率報7.5%、6.25%、5.75%、4.75%、2%,
其中,印尼央行于1月15日意外宣布降息,盡管彼時印尼盧比兌美元剛剛跌破重要關口16000,該央行仍采取了上述行動,表明印尼央行已將重點轉向支持經濟增長。此前印尼總統力求把經濟增速提高到8%,遠高于過去十年5%的平均水平。
不過在考慮到通脹壓力等擾動后,也有多國央行選擇“按兵不動”,期間俄羅斯、沙特、智利、越南、馬來西亞等的基準利率/關鍵利率均保持不變,分別報21%、5%、5%、4.5%、3%。
如俄羅斯央行于3月21日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1%,符合市場普遍預期。俄央行發布公告稱,俄當前通脹壓力雖有緩解但依然較大,國內需求增長仍遠超商品和服務供應的增長。同時信貸活動增長受到抑制,居民儲蓄傾向也仍處高位。
在經濟困局下,巴西央行則繼續加息至九年新高。3月19日,巴西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1個百分點至14.25%,為自去年9月以來連續第5次上調。同時巴西央行還明確,5月將繼續小幅加息,6月會議則將視通脹情況決定政策方向。
分析認為,面對超預期的通脹水平、防范資本外流壓力及匯率大幅波動風險,此次加息或是巴西央行在多重壓力下的不得已而為之。如雖然此前巴西當局已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應對物價上漲,但美國的關稅政策仍帶來國際市場需求萎縮與本土融資環境收緊的雙重壓力。
關稅沖擊致匯市劇烈震蕩 更多央行或加快降息節奏
進入4月,美國掀起關稅風暴,外匯市場劇烈震蕩,期間美元遭遇持續拋售,日元、歐元和瑞士法郎等則作為避險貨幣走高。
截至4月11日,月內美元指數已累跌約4%,最低觸及99.31,為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100;日元兌美元、歐元兌美元、瑞郎兌美元則分別漲約4.51%、5.06%、8.49%。
同期美股上演“過山車”行情、美債收益率飆升,風雨飄搖之際美聯儲喊話安撫市場情緒。如美國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聯儲政策已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仍然全力致力于將通脹率恢復到2%。
另外還有多位美聯儲官員發聲,強調控制通脹是首要任務,警惕關稅可能引發持久性價格壓力,在市場加大對其降息的押注之際,上述表態或暗示短期內美聯儲不急于降息。
中信證券海外研究分析師韋昕澄指出,年內美國總體CPI同比或難再明顯低于3月的2.4%,年初以來各項關稅措施或累計提升PCE平減指數約1.2%。目前市場對美國“滯”的定價較為充分、對“脹”的定價偏少,美聯儲年內或最多降息兩次。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美國強推“對等關稅”,全球通脹或面臨較大上行壓力,境外主要央行預計會進一步加快降息節奏。
如為抵御關稅沖擊,已有三國央行降息。4月9日-10日,印度、新西蘭及菲律賓央行已相繼將基準利率調降25個基點至6%、3.5%,且均提及,隨著關稅政策的效果更加清晰或為了提振經濟,未來還有空間進一步降低利率。
4月17日,歐洲央行即將公布最新利率決議,市場對其降息25個基點已有較為一致預期。如鑒于經濟增長走軟和通脹前景下降,高盛在11日發布的報告中寫道,預計歐洲央行將在4月、6月、7月和9月各降息25個基點。
展望二季度,中國銀行研究院預計,關稅政策及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將使美聯儲降息步伐更為謹慎,美聯儲年內或進行兩次降息;歐洲央行預計在6月底前再降息兩次,將存款利率下調50個基點以支撐經濟,未來降息規模和步伐更加謹慎。
中國銀行研究院還提到,若日本未來在實現2%通脹目標、薪資穩健增長及國內需求方面取得持續進展,日本央行或將繼續提高利率。此外二季度是全球諸多重大政策與事件的調整變革期,匯率波動將顯著增大,建議警惕套利交易的快速反轉。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