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新聞社網站4月26日報道,在美國總統任期頭100天的各項數據中,一項衡量美元的指標可能出現自尼克松時代以來的最差表現。在尼克松時代,美國放棄了美元的金本位制,轉而采用自由浮動匯率。
從1月20日(唐納德·特朗普當日重返白宮)到4月25日,美元指數下跌約9%,到4月底有可能創下至少自1973年以來的總統上任百天內最大跌幅。從1973年(理查德·尼克松開始第二個總統任期)到2021年(喬·拜登上任),幾十年來在美國總統任期的頭100天里,美元都在走強,美元指數期貨的平均回報率接近0.9%。
美國在1971年采取的被稱為“尼克松沖擊”的舉措原本只是臨時性的,結果導致美元貶值,實際上終結了二戰后建立的實行固定匯率制度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在其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最初一段時間里,特朗普履行了自己的各種競選承諾:他加征關稅,提高了對中國和其他美國貿易伙伴的調門。他實施的關稅政策導致投資者紛紛買入美國境外的資產,因而削弱了美元,推高了黃金和其他貨幣的價值。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歐元、瑞士法郎和日元對美元匯率都上漲了8%以上。
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全球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比潘·拉伊表示:“美元的泛用性及其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作用,來自人們對美國機構的深刻信任、較低的貿易和資本壁壘,以及可預測的外交政策。但現在,有明顯的跡象表明這些優勢都已經被削弱,全球資產配置趨勢的變化不利于美元。我們覺得這是一種結構性轉變。”
特朗普的諸多政策也增加了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同時通貨膨脹可能再次加速。這會限制美聯儲的潛在降息幅度。
特朗普有關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的言論——尤其是他之前威脅要解雇鮑威爾——讓投資者心生警惕,這加劇了外界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特朗普后來表示,他無意解雇鮑威爾。
德意志銀行本周警告稱,未來幾年美元或呈結構性下行趨勢,這可能使美元對歐元匯率跌至1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