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和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共同構成了國家的質量基礎設施,它也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標準水平的高低決定著質量的高低,也就是說,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標準系的建設中,我國將從以下五個方面的舉措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持續開展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轉化應用
圍繞提升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和促進消費升級,持續開展國際標準的比對分析轉化工作,一方面是國際標準組織所制定的國際標準;另一個方面,在參考國外的進標準(如歐盟的標準)的同時,還有一些區域經濟組織、一些行業標準組織所制本領域領先的國際標準,廣泛開展比對,把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轉為國內標準,推動一批重點行業的標準水平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比如,為了實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國家標準委制定了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國際標轉化的工作計劃,從2017年到2020年,安排了國際標準轉化計劃項目達1000多項,林業機械、起重機械、土方機械等領域國際標準的轉化率已經達到95%以上。
二、著力構建現代農業標準體系
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投人品質量安全、農產品質量分等級等作為重點,構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建設。一方面,通過標準來推進安全優質、綠色農產品的供給。通過農村綜合標準化改革工作和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推進構建農村人居環境標準體系,完善鄉村治理標準,促進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比如,GB/T32000-2015《美麗鄉村建設指南》中給出了21項量化指標從村莊規劃的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鄉村文明、基層服務、長效管理等方面對農村建設提出要求。這個標準實施以來,推動了美麗鄉村建設有標可依,使鄉村的資源配置和公共服務也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推動現代農業標準體系的建設,讓標準化促進農業現代化、規?;图s化的發展。
三、大力推動傳統產業標準體系的提檔升級
主要針對產品工程服務等一些傳統產業領域,以大幅提升標準水平為目標,用高標準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是健全工業產品以及一些重點消費品的質量安全標準,筑牢產品質量的安全底線,優化制造業高端化的標準體系,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四、加快構建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
重點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標準制定工作,實施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物聯網、網絡安全、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標準體系,加強機器人、智能制造、可持續金融、電子商務等標準體系建設和應用。以新能源汽車制造行業為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急需先進的標準體系作為支撐,如今我國已經制定頒布了100多項標準,其中,國家標準80多項、行業標準40多項。
五、不斷完善生態文明標準體系
加強能源資源節約與利用、綠色生產與消費、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的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加強能耗、能效、水效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更新和升級,提高準人門檻,同時也提高大氣、水、土壤等質量標準的水平,支撐打贏污染物防治的攻堅戰。例如,從2000年開始實現汽油無鉛化以來,到發布實施第六階段的車用山品標準,我國僅用了16年的時間。車用汽油、車用柴油的國家標準如今已經全面達到了歐洲現階段車用品標準的水平,汽油中苯的含量、柴油中環芳烴的含量比現行的歐洲標準還嚴格。車用品質量標準升級為我國機動車污染治理和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奠定了良婦的基礎。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