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鋼鐵大省存在差距
鋼鐵行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的工業產業,是最重要的基礎工業,是其他工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世界所有國家工業化所必需的基礎。鋼鐵行業與煤炭工業、冶金工業、采掘工業、動力、運輸、制造業等工業關系十分密切,上下游關聯行業多,關聯系數較大,其發展與經濟息息相關。
山西是能源大省,焦炭、電力資源豐富且價格低位運行,為本地鋼鐵產業提供了強大的資源保障能力。2019年3月,山西焦炭產量達752.1萬噸,維持較高水平;同時,山西焦炭價格長期低位運行,是全國焦炭價格洼地。作為鋼鐵冶煉最主要的一項原料之一,產量豐富且價格低位的焦炭為本地鋼鐵產業提供了較大的成本優勢。
山西豐富、低價的電力資源給本地鋼鐵工業發展也提供了成本優勢,2008-2018年,山西每年用電量只占其發電量的70%左右;平均銷售電價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78%。這些良好的資源條件給本地鋼鐵工業提供了較好的發展空間。
基于此,鋼鐵行業成為山西省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山西鋼鐵產量也位居全國前列。2018年,山西粗鋼產量5386.24萬噸,占全國總產量5.80%,僅次于河北、江蘇、山東、遼寧,位居第五。
盡管山西省鋼鐵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全國五大鋼鐵省份之一,但仍然存許多不足,主要體現在品種結構不合理、產能利用率低、平均裝備水平相對落后等方面,距離全國平均水平和其他鋼鐵大省差距較大。
在品種結構方面,山西鋼企主流產品是以長材為主的大路品種,低端同質化特征明顯,大部分企業沒有形成區別于他人的主導產品,競爭較激烈。根據CISA數據統計,2018年,5家山西重點鋼鐵企業鋼材產量達1993.24萬噸,其中棒材、鋼筋、線材等三種常見長材品種合計899.90萬噸,占比達45.15%,高出全國1.83個百分點。
在裝備水平方面,根據對257家符合條件的鋼鐵企業高爐裝備分布來看,1000立方米以上大中型高爐占比51.12%,而山西19家符合規范條件的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以上大中型高爐占比33.33%,低于平均水平;從轉爐裝備來看,257家規范企業100噸以上大型轉爐占比50%,山西19家符合規范條件的鋼鐵企業占比只有22.64%,也遠低于平均水平。
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
根據當前發展存在的問題,優化產品結構、化解過剩產能、加快產業升級將是山西省鋼鐵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2019年4月,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山西省鋼鐵行業轉型升級2019年行動計劃》便指出,推動500兆帕及以上高強鋼筋、高強度線材、高性能鋼結構用鋼實現規模生產,提高高強度熱軋鋼的產品比例,提升產品競爭力;大力推進新產品開發,加快產品創新升級,主動加強與下游產業的協同,瞄準市場趨勢和產品瓶頸,加大對不銹鋼、模具鋼、車軸鋼、硅鋼、結構鋼、彈簧鋼、優質板材卷板、冷墩鋼等優質鋼材的開發力度。
在化解過剩產能方面,綜合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和法治辦法,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確保完成2019年度粗鋼產能壓減任務。
在加快產業升級方面,堅持產能減量置換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制定裝備升級改造方案,有序推進1200立方米以下高爐、180平方米以下燒結機、100噸以下轉爐(電弧爐)、50噸以下合金電爐等生產裝備改造,確保限制類裝備2025年底前完成升級,進一步提升工藝裝備水平和產業集中度。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鋼鐵鑄件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