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龍集團董事長、新天鋼集團董事長丁立國近期發表《深耕京津冀,譜寫新篇章》的主題演講。以下為部分內容:
德龍集團作為河北土生土長的一家民營鋼鐵企業,在三十多年特別是近十年的發展中,依托家鄉的資源和機遇,并積極響應黨中央大政方針,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契機,精心實施戰略布局,勇于直面問題挑戰,深耕京津冀地區,實現了創新跨越式發展,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躋身世界500強,為我國鋼鐵工業和京津冀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當前,無論是石家莊,還是整個河北,都面臨著國家提供的政策機遇。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2012年之后,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為一路高歌猛進的中國鋼鐵行業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近十年來,國內粗鋼產量年均增長2.3%,2020年產量達到10.65億噸歷史最高點后,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下降,2023年1月至今仍呈下降趨勢,鋼鐵需求放緩,供需矛盾突出。同時,面臨巨大環保壓力,特別是2015年史上最嚴環保法實施后,環保成為鋼鐵企業的“生死線”,身處京津冀地區的鋼廠尤甚。
通過兼并重組,提升產業集中度,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我們在鋼鐵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行業集中度、優化產業布局等大變革、大調整期間,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政策,2019年成功參與國有“渤鋼系”企業破產重整,成立新天鋼集團,接收了17家鋼鐵實體和4萬多名職工。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聚焦工藝技術創新和高新產品研發,加強技術研發體系和平臺建設,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1個,天津市企業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CNAS認可實驗室10個,承擔國家、省部重大專項30余項,科技攻關項目100余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170余項,授權專利1000余項,主持或參與85項標準起草和修訂。
加強產學研合作和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增品種,提質量,創品牌,產品共有1000多個品種,暢銷國內外市場。開發的“手撕鋼”、核電用鋼絞線、航空航天用不銹鋼、高溫合金小直徑無縫管、不銹鋼冷軋精密帶等高新產品受到了高端用戶青睞。
此外,我們現在產品研發重點圍繞未來更有前景的產品(比如光伏支架),往上游轉型,以及進軍氫能、LNG等新能源行業。如果企業家現在還圍繞著地產和建筑生產鋼材,就很難賣出去,市場會極差,未來會更差。
我們積極擁抱數字化、智能化時代,遵循“數字賦能,智造未來”的理念,將數字智能化建設提到戰略高度,通過外部頭部企業對標、內部場景經驗積累,扎實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賦能。建成投用了智慧煉鋼、工業互聯網等一批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項目,提高了企業運營效率。
近期,我們專門學習了人工智能的知識,一位專家告訴我,制造業機器人替代工人可能只需要3-5年。這將對制造業帶來特別大的變化。
未來,我們要主動作為,持續向先進企業學習,結合自身實際,系統化推進數字智能化建設,依靠數字化、智能化提高效率,提高管控透明度,實現組織流程再造和商業模式變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