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是中國煤炭的四大產區。其中,新疆煤炭資源量位居全國第一,新疆的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為2.19萬億噸,占全國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的40.6%。但此前受限于開采能力、運輸能力等,新疆煤產量增長緩慢,煤炭產能遠低于其他三大煤產區。
據經濟觀察報,從2019年開始,新疆煤炭潛力開始快速釋放,產能在五年時間中保持了兩位數增長,從2018年的1.9億噸增長至2023年的4.57億噸。當前,這一增速還在持續,2024年上半年新疆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4億噸,同比增長13.4%。按照自治區政府的規劃,到2025年新疆地區預計達成年產能4.6億噸以上、產量4億噸以上的總量任務。此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關部門人士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十五五”期間,煤炭產量超過陜西省(2023年陜西省煤炭產量為7.6億噸),但能不能實現還要看下游市場需求與煤炭新增核準產能的情況。
對于下半年新疆煤炭市場形勢,新疆煤炭交易中心認為,在供應端,在今年煤炭價格不景氣下,新疆原煤產量仍然保持較高增速。近幾年,新疆煤炭產量增長速度在幾大產區里都保持領先。數據顯示,2021年新疆原煤產量3.21億噸,到2023年達到4.59億噸,三年產量增長了1.38億噸,年均增長14.3%。從2024年數據來看,1-5月晉陜蒙新四省產量增速分別同比-15%、+1.4%、+2.7%、+6.6%。顯然,相對于晉陜蒙傳統主產地而言,新疆增速領先明顯。
在需求端,2024年新疆計劃實施重點項目430個,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86個,總投資1.2萬億元,煤炭煤電煤化工、新材料、綠色礦山等現代化產業項目191個,總投資2萬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有效釋放新疆煤炭資源潛力。煤電方面,新疆已建成“內供四環網,外送四通道”的大電網格局,疆電外送能力達到2500萬千瓦。外送電量由2010年的3億千瓦時擴大至2023年的1262億千瓦時。2023年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第五條外送通道開工建設,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將達到3300萬千瓦,提升32個百分點;煤化工方面,兗礦新疆煤化6萬噸三聚氰胺項目、新疆宣東能源年產1000萬噸煤炭分級分質高效利用項目、中泰化學100萬噸/年甲醇示范項目等大型煤化工項目均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投產,進一步提升新疆煤炭本地消納能力。
疆煤外運方面,上半年,疆煤外運約6200萬噸,其中通過鐵路外運4214.17萬噸,同比增長131.1%。預計下半年疆煤外運量仍有望持續高位,預計全年出疆煤量可達到1.3億噸以上,預計鐵路煤炭出疆發運量達到8500萬噸。從今年1月15日,將軍廟至淖毛湖鐵路開通運營,與烏將鐵路、紅淖鐵路、蘭新鐵路共同形成東疆鐵路環線,疆煤運輸通道進一步拓展。部分將軍廟裝車的煤炭整列貨物列車經將淖鐵路、蘭新鐵路出疆,有效緩解了主通道的運輸壓力。同時,6月15日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后,蘭新鐵路將增開貨物列車6列,疆煤外運能力進一步提升。在政策與市場的指導下,鐵路部門為助力疆煤外運,對疆煤外運運費下浮政策繼續延長至8月30日,后續將根據煤炭市場變化再做調整。這是多年以來鐵路部門為支持疆煤外運,助力新疆發展的首次鐵路運費下浮優惠政策。
從短期看,隨著疆煤在全國的市場影響力逐步加大,疆煤在貢獻煤炭產量增量的同時,價格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逐漸變大,走勢基本是亦步亦趨姿態,僅在漲跌的執行上存在時間差,時間差從之前的5—7天,縮短為目前2~3天,同時也證明,疆煤已經快速融入了全國煤炭統一大市場。
從遠期看,生產端隨著煤炭生產開發北拓、西移,新疆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接替區和戰略能源儲備區,將在國家能源安全戰略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消費端隨著“三基地一通道”戰略目標的深入實施,新疆煤炭“本地轉化,疆煤外運”雙模式消費格局已經形成,煤電、煤化工發展潛力巨大,煤炭需求增長潛力大。原煤將從燃料向原料角色轉變,其原料比重將加大,也是未來重要的增長極。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