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發改委在印發《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辦法》時表示,為確保實現“十二五”碳強度降低目標,我國將把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各地區(行業)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干部政績考核體系。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鋼鐵工業同時也是碳排放大戶,承擔的碳減排任務也較為艱巨。
一、碳排放考核評估辦法發布的背景和意義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面對各國的減排壓力,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國際環境會議上,我國承諾的碳減排目標是:到2020年單位 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十二五”期間,我國首次提出2015年比201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17%的約束性目標。早在2009年,國家發改委就提出我國要試行碳排放強度考核制度; 2013年4月和5月,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各地2012年度及“十二五”以來溫室氣體排放和節能的目標完成情況、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評價考核。2013年擬定《碳強度下降指標考核評估辦法》,建立了碳強度下降目標責任制,并下發給地方。新出臺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辦法》是在2013年對2012年地方政府碳強度進行試考核的基礎上完善而成。
新出臺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標責任考核評估辦法》,加上之前發布的節能減排考核體系,我國已經初步形成兩大約束性的生態文明建設的考核體系,這有助于我國在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實現我國制定的“十二五”碳排放強度下降的約束性目標以及國際環境會議上的承諾。
二、國家對重點行業節能減排的政策取向
國家在“十二五”期間關于重點工業行業節能途徑與措施是在鋼鐵、有色金屬、石化等行業,大力推進結構節能,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優化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推進產業向上下游一體化、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方向集中,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淘汰落后工藝、裝備和產品,發展節能型、高附加值產品和裝備;大力提升行業能源利用水平,繼續加強重大節能技術創新和示范,加大先進適用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力度,研究擴大綠色產品消費的補貼政策。
對于高耗能、高排放的產業來說,目前和將來面臨的首要任務仍然是要貫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推進自身產品、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創新,不斷適應市場和國際國內大環境、大形勢的考驗,提升企業在新形勢下的競爭力。
三、鋼鐵行業面臨碳減排巨大壓力
從2012年起,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家,我國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29%,美國占16%,歐盟占11%。目前全球每年增加碳排放的65%來自中國。世界上發達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要求中國承擔碳減排義務的呼聲越來越大。2012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了“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企業名單及節能量目標,共計16078家,包括工業企業14646家,其中冶金企業占26%,僅次于電力行業。
鋼鐵工業是碳減排的重點行業,2010年,全球鋼鐵產業占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6.7%,中國鋼鐵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的12%左右。可見與全球平均占比相比,我國鋼鐵產業的碳排放有很大的減排空間,也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在環保法和相關節能減排考核評估辦法的聯合約束下,對鋼鐵工業來說無疑又是一次嚴峻的挑戰。我國鋼鐵企業必須在加強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研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二次能源的回收和循環利用,開發突破性冶煉技術以及尋求利用新能源解決方案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節能減排、環保的考驗下生存和發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