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政策指導下,2016年全國粗鋼產量為8.08億噸,相對于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04億噸,同比僅增1.2%,但鋼材價格在連續多年下降后,2016年止跌回升。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由年初的56.37點上漲到99.51點,上漲43.14點,漲幅為76.5%。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萬億元,同比下降1.8%;累計盈利303.78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779.38億元,利潤增長超過1000億元。種種指標顯示,鋼鐵行業已在供給側改革下快速走出行業底部。
今年初,對地條鋼的清理則進一步強化鋼鐵去產能節奏。地條鋼不但產能巨大,而且本身存在大量的違建和證照不齊全的問題,清理難度較國企更為容易,僅上半年就去化了1.5億噸左右的地條鋼產能。這進一步提高了行業的景氣度。
近期,觸發行業大漲的去產能政策還在加碼。除了可以預期的年底京津冀地區“2+26”城大氣污染治理的硬約束外,近期山東地區、河北地區紛紛出臺了極嚴厲的針對冬季限產措施,強硬去產能命令甚至觸發了下半年鋼鐵行業嚴重供不應求的預期,加速了鋼鐵期貨現貨的上漲。
本次鋼鐵行業景氣度的底部回升的意義并不僅限于行業本身。從近年的鋼鐵去產能路徑可以看到,政府對供給側改革的決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方式也越來越剛性。因此,對更多潛在的供給側改革以及所帶來的影響,需要更加關注和重視。此外,供給側改革會通過價格傳導產生連鎖反應,正如去年煤炭供給側改革帶來今年電企的大幅虧損。如果大量工業品在供給側改革下產生價格上漲,必然最終會傳導到下游消費品的價格上漲,造成通脹的同時也會帶來更多下游消費品的投資機會。
來源:中國基金報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