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住房和建設廳副廳長 宋剛: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2017年以來,省住建廳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加大推廣力度,裝配式建筑發展取得新突破。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實施意見,印發《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文件,細化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全方位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二是強化標準技術支撐。開展技術創新,針對我省抗震8度設防的結構要求,總結發布裝配式建筑適用產品技術推廣目錄,編制《裝配式建筑設計導則》《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等地方標準,建立了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裝配式建筑標準和技術體系。三是夯實基礎能力。培育了25個省級產業基地,具有構件生產、設計、智能建造、施工、一體化裝修、培訓教育等多種功能,其中4個被評為國家級產業基地。四是推動項目建設。指導各地推進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開展示范項目建設,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建設水平。2017年以來,全省共新開工裝配式建筑3358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逐年提高,2022年達到26.90%。我省在政策引導、資金激勵、監督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受到住建部肯定,在全國推廣學習。下一步,省住建廳將進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建立“鏈長+鏈主”工作推進機制,加強指導、推動融合、鼓勵創新、加大培訓、多措并舉,推動裝配式建筑產業鏈做大做強。一是加強產業鏈關鍵環節能力建設。設計環節注重系統化集成設計,充分發揮設計在全產業鏈的主導引領作用;生產環節注重標準化和自動化生產,提高通用性,降低人工成本;施工環節注重按設計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保證各節點連接可靠;運維環節注重智能化應用和快速精準服務,從整體上優化運行方式,降低運行能耗。二是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將上下游關聯企業整合到產業鏈中,配套建材集采、配件供應、構件生產、設計、建造、研發、物流、人員培訓等功能,發揮園區的集群化、一站式優勢,推進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享、系統集成和聯動發展。三是推動產業鏈創新發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鼓勵鏈主企業以市場化方式整合優質資源合力攻關,重點支持BIM、鋼結構、智能建造等裝配式技術及相關裝備的研發、制造和應用,用科技賦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初步形成鏈條完整、功能齊備、集成高效、充滿活力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推動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