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芮律說法、供應鏈管理
根據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供應鏈金融一般多應用于中小微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當中,通過依托核心企業達到緩解自身融資困難的目的,并達到降低以往融資成本費用過高的目的。作為合作受益者,金融機構需要圍繞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實行全面化管理,盡可能地將單個企業涉及的風險問題成功轉變成為供應鏈企業可控風險問題,盡可能地將風險幾率降到最低。
通俗來講,可以視為金融機構初步實現了將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進行密切聯系的目標,并以自身為發展切入點,實現靈活運用金融產品與相關服務的目標要求,屬于一種新型的融資方法。
01、供應鏈金融理念的發展契機與應用必要性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體制由原本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體制當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長足發展的中堅力量。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各大企業紛紛投身于市場經濟競爭當中,希望自身企業可以在市場經濟中獲得一席之位。其中,中小微企業作為企業代表形式的一種,自“雙創”政策推行以來,得到了全面發展,基本上成為推動市場經濟良好發展的關鍵力量。供應鏈金融可以降低信貸風險的原因在于供應鏈強度對信貸風險調整的影響,以及供應鏈上大小企業間動態博弈對信貸風險的制約作用。盡管如此,商業銀行在實施供應鏈金融的過程中,仍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來控制潛在的信貸風險。介于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量大的影響,促使其在發展方面遭遇不少瓶頸,尤其是融資問題方面。可以說,對于中小微企業目前發展來講,如何解決自身融資困難、拓寬融資渠道,儼然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舉例而言,目前中小微企業在貸款需求方面始終呈現出頻率高、數額小等特點。銀行方面為確保自身利益不受損,在審貸與放貸程序相同的情況下,對于小額貸款需求大的中小微企業實行了提高單位成本的措施,導致部分中小微企業難以承擔較高的利息及費用,貸款意愿明顯減弱。再加上多數中小微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尚未達到銀行貸款標準,于是出現了融資需求大于供給需求的現象。因此,在借貸利息成本方面,中小微企業要明顯高于大型企業。除此之外,金融監管政策始終存在“一刀切”現象,差異問題十分明顯。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為及時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經營管理不當等現象,供應鏈金融方式應運而生,并成為當前市場經濟廣泛推行的一種管理方式。在某些層面上供應鏈金融可以視為供應鏈管理理念延伸內容,重點圍繞核心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工作的實現開展過程,一般多用于管理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資金業務活動當中,如資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活動。以立體化方式獲取各類信息資源,針對可控風險問題進行重點管理,盡可能地降低風險隱患問題出現頻率。最重要的是,通過依托核心企業基本可以達到緩解自身融資困難的目的,減少以往融資成本費用過高問題。 02、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問題研究 供應鏈金融區別于傳統固定資產融資,在領域范疇上屬于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融資企業或者金融機構比較容易受到來自市場經濟的波動影響而出現不同程度的風險隱患問題。根據風險來源不同,一般可以分為操作風險、市場風險、企業信用風險等。面對上述不良風險問題,如果運作人員不加以及時管控,那么風險問題勢必會進一步加劇。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問題進行細致研究。 1. 供應鏈金融風險問題現狀 近日,我國銀保監會針對供應鏈金融服務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嚴格要求銀行保險機構應該立足于供應鏈核心企業當中,實現核心企業與上下游鏈條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易過程。重點針對合作交易過程涉及的物流信息、資金信息進行整合與分析,目的在于為供應鏈上下游鏈條企業提供內在發展驅動力,集成融資、結算以及現金管理等業務活動,盡量形成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這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無疑是提供了拓寬融資渠道的發展契機。且對于金融機構而言,無疑是提供了促進自身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鑒于供應鏈金融方式的重要性與受益性,多數中小微企業紛紛效仿供應鏈金融運作方式,促進自身經營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但是從客觀角度上來看,供應鏈金融近兩年顯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風險問題與管理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企業涉入虛假交易活動、造價債務協議等,導致供應鏈融資風險程度嚴重增加。 2 供應鏈風險來源問題 (1) 信用風險 客戶的業務能力、業務量是否符合國家法律要求,同時商品來源是否滿足國家法律規定,這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均存在潛在風險隱患。舉例而言,客戶商品來源屬于走私商品范疇,那么商品很容易出現被沒收或者罰沒的風險。此外,像客戶對商品不具備獲取資質,促使商品本身存在一定的非法性問題。上述種種都會給物流企業帶來較大的影響問題。最重要的是,如果客戶信用程度較低,日常操作行為勢必會出現較多隱患問題,如商品質量風險問題等。 (2) 市場風險 介于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導致國內金融匯率發生較大變化。金融匯率的變化往往會給質押物某段時間的價格造成較大波動影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用于倉單質押當中。對于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不易處置的商品而言,是不適合作為倉單質押進行處理的。如果強行處理,就很容易出現風險隱患問題。舉例而言,不符合規定的商品在質押期間,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十分明顯。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貸款額與質押物價值之間會出現不平衡現象,促使貸款企業滋生賴債的想法。 (3) 法律風險 法律保障缺失導致倉單質押業務無法得到順利開展,所面臨的風險問題較多。舉例而言,以往我國實行的《擔保法》重點針對動產質押等問題進行了具體規范,但是從執行效果來看,部分條款內容過于原則化,存在概念模糊、強制性效果不加的問題。與此同時,在貨物所有權問題與合同條款規定方面也存在較多風險問題。長此以往,鑒于法律保障缺失,促使所有權糾紛問題不斷呈現。 (4) 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問題一般多來源于兩大方面,一方面是商品監管,另一方面是內部操作風險與管理風險。其中,商品監管風險主要表現在倉庫與銀行之間出現信息不對稱、信息滯后等問題。無論是哪一方出現過錯,都會影響另一方操作行為,造成質押商品監管風險。內部操作與管理風險主要體現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措施不足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意識,過于側重利益而忽略內部管理,導致風險問題的不斷出現。長此以往,供應鏈金融方式在運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較多風險問題,得不償失。 03、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措施分析 從客觀角度上來看,交易背景的真實性是決定供應鏈金融運作過程安全性與合理性的關鍵前提,同時也是防控風險的決定基礎。當前,供應鏈金融體系涉及的銀企行業較多,在調查取證方面存在一定難度。針對于此,銀行保險機構必須認真貫徹與落實《意見》規定,合法開展各項業務活動,并對內部管理問題嚴加規范。具體措施如下: 一方面,建議執法人員與管理人員針對供應鏈金融交易過程的真實性與合理性進行重點判斷與分析,嚴厲打擊虛假交易、虛假融資等行為。與此同時,銀行保險機構等主體機構應該立足于當前供應鏈金融趨勢,構建科學、合理的金融服務平臺,加強自身與相關部門的信息交流力度。盡可能地消除信息模糊性、打破信息孤島等問題,重點掌握核心企業以及上下游企業信息內容。其中,對于供應鏈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問題必須重點把握,目的在于確保借貸過程的順利性與合法性。最好將物聯網技術應用于供應鏈金融運作過程當中,必要時,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進一步強化。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應該聯合相關監管機構重點加強對供應鏈金融體系的風險防范效果。如重點加強金融機構日常運作風險管理強度,促進資金流、信息流的順利進行。健全供應鏈金融擔保機制、抵押機制等體系內容,針對應收賬款、動產融資質押等問題進行規范化管理,防止不法行為滋生。除此之外,針對當前法律保障力度不足的問題,建議國家相關立法部門應該加強對供應鏈金融的法律規范力度。緊抓實干、合理部署,促進有關部門與銀企行業的協調運作,確保金融監管體系健全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對待失信企業等必須予以嚴厲打擊,徹底規范供應鏈金融運作體系。 04、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供應鏈金融方式不僅可以解決自身融資困難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緩解自身運營風險程度過高的問題,一舉兩得。而對于金融機構而言,供應鏈金融方式不僅有利于規避銀行信貸風險問題,同時有利于增加銀行中間收入水平,也是一舉兩得。根據當前運作情況來看,這種方式明顯得到銀企行業的廣泛推崇。但是從客觀角度上來看,供應鏈金融近兩年顯現出爆發式增長趨勢,風險問題與管理問題也隨之而來。針對于此,建議銀企行業應該堅守自身運作原則,規避虛假交易、協議偽造等問題,加強對金融風險問題的防范力度,確保自身經營管理不受影響。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