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但也要看到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不斷積累,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在11月30日舉行的經濟前瞻論壇2024年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指出,“十五五”期間,推動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諸多有利條件,對此要充滿信心。
我國經濟運行究竟面臨哪些困難?余斌表示,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六方面的困難和挑戰: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二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三是社會預期偏弱;四是風險隱患仍然較多;五是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六是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
“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全面客觀冷靜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正視困難、堅定信心。”余斌指出,正確看待當前經濟形勢,可以從以下四個維度綜合考量。
首先,世紀疫情對市場主體、資產負債表和收入預期的沖擊需要逐步調整和修復。三年疫情期間,地方政府為抗疫的相關支出大幅度增加,而稅收明顯下降,疊加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這是當前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凸顯的重要原因。三年疫情,改變了企業的經營方式和員工的就業模式,也改變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由于中國制造業成本低、效率高,自2012年以來保持了全球制造業第一的地位,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為30%左右。疫情期間,歐美跨國公司在華戰略從“在中國為世界”調整為“在中國為中國”,意在逐步擺脫對中國制造業的“過度依賴”。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穩轉段之后經濟恢復發展的重要一年。修復疫情的“疤痕效應”,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也就是說,當前中國經濟運行正處在遭遇三年疫情反復沖擊之后的調整和修復階段,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在所難免。
其次,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美國將未來10年作為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窗口期。美國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弱化戰略,無所不用其極,由此導致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美國新政府上臺之后還可能進一步采取措施,比如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將在四年內停止對中國生產的必需品的進口;對中國商品通過第三國出口到美國的避稅行為予以嚴厲打擊;等等。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對我國外貿出口、利用外資、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等都構成了重大沖擊,這是當前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的主導性因素。
第三,堅決糾正影響長期發展的重大隱患,短期內必然產生收縮效應。近年來黨中央堅決消除一系列可能影響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大隱患,如抑制房地產領域快速膨脹和房價攀升的風險,處置地方政府債務快速擴張和無力償還的風險,持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過去多年積累形成的。如果放任這些矛盾、風險進一步累積,將來處置的難度更大,付出的代價更高。消除一系列可能影響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大風險隱患,短期內必然產生一定的收縮效應,但有利于經濟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第四,從國際比較和發展階段看,盡管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難挑戰,但經濟增速顯著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其他國家在相同發展階段的平均增速。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2020年—2023年的四年間,全球經濟年均增長2.4%,我國經濟年均增速達到4.7%,比同期全球經濟年均增速高2.3個百分點。按現價美元計算,全球78個經濟體人均GDP跨越1萬美元后10年,GDP年均增速為3.7%。2020年我國人均GDP跨越現價1萬美元后,經濟年均增速仍達到了5%左右的水平。
“因此,要正視困難,也要堅定信心,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能妄自菲薄。”余斌認為,針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需要積極推動黨中央已經確定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的貫徹落實,即加強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著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幫扶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大力提振資本市場等。另一方面,需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體制機制改革,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和空間。
余斌指出,在看到經濟發展面臨困難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不斷積累,我國經濟發展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顯著優勢。
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化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難以克服的固有矛盾。
二是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當前我國市場規模與美國相比有一定差距,但隨著經濟穩定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結構升級,我國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三是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我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四是勤勞智慧的廣大勞動者和企業家等人力優勢。隨著勞動力素質持續提升,在人口數量紅利趨于下降的同時,人口質量紅利正在加速積累和逐步顯現。
“‘十五五’期間,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余斌表示,辦好自己的事,不斷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新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大國博弈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