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高層會談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雙方進行了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的溝通,在經貿領域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5月12日,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全球大型銀行在中美貿易關系緩和后,開始重新評估對中國經濟的判斷。CNBC報道稱,多家機構不僅上調了經濟增長預測,也提升了對股市的展望。
上調經濟增長預測
瑞銀在周一晚間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鑒于貿易戰降溫將減少對中國經濟的沖擊,2025年中國GDP增長有望達到3.7%至4%,而此前的基線預測為3.4%。
摩根士丹利也上調了對中國短期GDP的季度預測,理由是企業可能會加速出口,以抓住較低關稅帶來的窗口期。該投行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盡管關稅仍處高位,但暫停期可能促使企業前置發貨與生產。”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Robin Xing)等人表示,中國第二季度GDP有望高于目前4.5%的估算。
此外,邢自強及其團隊目前預計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也將表現出一定的韌性,預測值超過4%。此前摩根士丹利曾預計該季度增速可能放緩至4%左右。
澳新銀行也在調整后表示,中國2025年GDP增速有望高于4.2%。該行此前在4月將預測從4.8%下調至4.2%。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也將中國今年GDP增速從4.2%上調至4.5%。4月初,該行將GDP增速預測從4.7%下調至4.2%。
謹慎樂觀情緒升溫
多家投行對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也提振了對中國股市的信心。
5月13日,中國滬深300指數小幅上漲,延續前一交易日1.6%的漲幅。香港恒生指數12日大漲近3%,13日回調1.5%。
野村(Nomura)在談判結束后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至“戰術性增持”,并表示已將部分資金從印度市場轉移至中國。
花旗銀行(Citi)將對恒生指數的年底目標上調2%,至25000點,并預計到2026年上半年將進一步升至26000點。
不過,花旗中國股票策略師Pierre Lau指出,他更傾向于那些能避開關稅不確定性的內需板塊。Pierre Lau已將消費板塊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并特別看好互聯網與科技板塊。
馬來亞銀行(Maybank)首席投資官Eddy Loh表示:“我們認為中國股市目前估值不高,風險回報具有吸引力。”他看好通信服務和部分可選消費行業。
思睿投資集團首席投資官馬暉洪(William Ma)一向看好中國市場。他表示,這輪中國股市反彈是一次“持續的估值重估”,再加上近期政策寬松和消費刺激措施,有望為中國經濟和市場帶來額外動力。
盡管股市出現反彈,但部分專家提醒,市場的回暖可能只是戰術性反彈而非趨勢性轉折。
Maybank的Loh表示,雖然這輪中美貿易談判結果超出市場預期,但該協議為臨時性安排,未來仍存在變數。
歐亞集團中國事務總監王丹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將關稅視為對中國施壓的重要工具,因此他未必會長期維持低關稅狀態。“這只是一次暫時的停火,不是雙邊關系的重大突破。在貿易外交中,90天的‘休戰期’太短了”。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