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6月3日報道,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共同處理全美三分之一的進口貨運集裝箱。可以說,這兩個港口是美國經濟的重要風向標。今年5月第一周,其吞吐量急劇下滑,貨物處理量較去年同期暴跌35%。
另一方面,德國安聯貿易公司的一項全球調查得出的結果同樣令人擔憂。數據顯示,45%的企業預計其出口額將出現下滑。
究其根源,這場遠未結束的貿易戰難辭其咎。短短十天內,特朗普兩度揮舞起他最鐘愛的威脅大棒。5月23日,他剛宣布對歐盟輸美商品加征50%關稅,旋即又改弦更張。隨后他又宣布自6月4日開始將對進口鋼鐵和鋁材加征同樣嚴苛的關稅。
被《金融時報》記者戲稱為“虛張聲勢之王”的特朗普,很可能像以往一樣再次改變主意。屆時,市場在短暫恐慌后,必將如過去每次休戰時那樣重獲喘息之機。
然而,無論貿易戰戰火暫歇與否,在現行關稅政策之外,不確定性正持續沖擊企業。
面對最高可達50%、中國商品甚至可能飆升至145%的關稅風險,企業正陷入抉擇困境。
企業是否還應繼續維持跨大西洋的生產和發貨?安聯貿易公司給出的答案:由于關稅疊加匯率波動的雙重打擊,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正考慮暫時停產。
大西洋兩岸的經濟增長預期持續走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顯示,歐元區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僅為0.8%,明年也僅達1.2%。安聯貿易公司則指出:“若美國對歐盟商品的進口關稅上調50%,美國對歐盟商品的平均關稅稅率將從9%飆升至30%,可能導致歐盟損失1000億歐元,相當于其GDP的0.5%。”
安聯貿易公司的經濟學家稱:“美國同樣難逃沖擊,預計通脹率將攀升0.4個百分點,而經濟增長率會下滑0.2個百分點。”
法國卡米尼亞克公司經濟學家拉斐爾·加拉爾多測算指出,美國關稅平均水平已從2.5%飆升至24%。他認為這將在未來12個月內對美國GDP造成1.5%的負面沖擊。
他總結稱,“美國經濟已完全失衡”,“這種關稅實質上等同于對貧困階層消費征收的增值稅”。
全球商業環境持續惡化,美國亦未能幸免。
加拉爾多強調:“家庭消費信心逐月下滑,通脹預期持續攀升,企業往往選擇將關稅成本轉嫁到價格中。”匯豐銀行最新調查顯示,超70%的美國中小企業表示關稅已直接推高其運營成本。大型企業同樣未能幸免。零售巨頭高露潔、百事、寶潔以及金佰利均已下調2025年銷售與利潤增長預期。
企業投資前景惡化,多位大型企業高管坦言,利潤率因供應成本上升而下降。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預警美國債市危機迫近。
他在近日接受福克斯商業新聞電視臺采訪時表示,“這是個重大隱患,是真實存在的風險”,“雖然無法預判是半年還是六年內爆發,但債券市場必將面臨動蕩”。
法國米拉博銀行經濟學家約翰·普拉薩爾總結說,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愛爾蘭首當其沖,這四國集中了歐盟對美國5300億歐元出口總額的絕大部分。
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專家安德魯·肯寧哈姆計算得出,若歐盟對美出口商品被加征50%關稅,三年后德國GDP將縮水1.7%,意大利下滑1.25%,法國萎縮0.75%。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