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稱,預計除全球經濟全面衰退外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和政策不確定性將推動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慢速度。這場動蕩導致近70%經濟體(涵蓋所有地區和收入組別)的增速預測下調。 預計2025年全球增速將放慢至2.3%,比年初的預測低近半個百分點。預計不會出現全球經濟衰退。盡管如此,如果對今后兩年的預測成為現實,那么2020年代前七年的全球平均增速將成為1960年代以來任何一個十年的最慢增速。 世界銀行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主管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英德米特·吉爾指出:“除亞洲外,發展中世界正在成為無發展區,而且近十幾年來一直在廣而告之。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速三十年來不斷下降——從2000年代的平均6%降到2010年代的 5%——到2020年代降到4%以下。這與全球貿易的增長軌跡相吻合,全球貿易增速從2000年代的平均5%降到2010年代的4.5%左右,到2020年代降到3%以下。投資增速也出現放慢,但債務卻節節攀升,已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預計今年近60%的發展中經濟體將出現增速放緩,2025年平均增速為3.8%, 2026年和2027年小幅上升至平均3.9%,比2010年代的平均增速低了一個百分點以上。預計低收入國家今年增速為5.3%,比2025年初的預測下調0.4個百分點。關稅增加和勞動力市場收緊也對全球通脹造成上行壓力,預計2025年全球通脹率平均為2.9%,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增速放慢將阻礙發展中經濟體促進就業創造、減少極端貧困和縮小與發達經濟體人均收入差距的努力。預計2025年發展中經濟體的人均收入增長為2.9%,比2000年至2019年期間的平均水平低1.1個百分點。假設除中國以外的其他發展中經濟體能夠維持4%的整體GDP增速(對2027年的增速預測),它們的經濟產出還需要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軌跡。 如果主要經濟體能夠緩解貿易緊張局勢,從而減少整體政策不確定性和金融動蕩,那么全球經濟增長的反彈速度可能快于預期。分析發現,假如當下的貿易爭端能夠通過達成協議將關稅在5 月下旬的基礎上減半的方式來解決,那么2025年和2026年的全球增速可能會平均高出0.2個百分點。 世界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兼預測局局長阿伊汗·高斯指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從貿易一體化中獲益匪淺,而現在卻身處全球貿易沖突的前沿。最明智的應對方式是加倍努力與新合作伙伴整合,推進促增長的改革,增強財政韌性,才能安全度過風暴。隨著貿易壁壘增加和不確定性上升,恢復全球對話與合作有助于開辟一條更加穩定和繁榮的前進道路。” 報告認為,面對貿易壁壘上升,發展中經濟體應尋求與其他經濟體建立戰略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推進貿易多元化,包括通過區域協議,尋求更廣泛的開放格局。鑒于政府資源有限且發展需求不斷增長,政策制定者應著眼于調動國內收入,優先將財政支出用于扶助最弱勢家庭,并加強財政框架。 最后,為了加速經濟增長,各國需要改善營商環境和促進生產性就業,讓工人掌握必要的技能,為勞動力市場創造條件,實現工人與企業的高效匹配。全球協作對于支持最脆弱的發展中經濟體至關重要,包括通過多邊干預、優惠融資,以及為卷入激烈沖突的國家提供緊急救援和支持。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