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0月9日起實施
6月13日,證監會發布《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下稱《管理規定》),加強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監管,維護期貨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管理規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實施。
《管理規定》共7章37條,旨在加強對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的全過程監管。一是明確程序化交易和高頻交易的定義,并要求從事程序化交易不得影響期貨交易所系統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二是明確程序化交易報告要求,交易者從事程序化交易前,應當報告有關信息,收到確認后方可從事程序化交易;期貨公司、期貨交易所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報告信息進行核查。三是加強系統接入管理,要求期貨公司、交易者的技術系統應具備相關功能并進行測試,明確接入管理中的禁止性行為。四是加強主機托管與席位管理,建立主機托管信息報告制度和交易席位管理制度,明確期貨交易所和期貨公司應當公平分配相關技術資源。五是明確交易監測與風險管理要求,要求期貨公司、交易者應當加強風險防控,及時處置突發事件;期貨交易所應當做好異常交易行為的監測監控,保障交易所系統安全,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六是明確監督管理安排,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開展行政監管,期貨交易所和中國期貨業協會按照業務規則開展自律管理。七是明確對相關主體的適用安排。做市商以程序化交易方式從事做市業務的,由期貨交易所按照本規定的原則另行規定;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從事程序化交易的,適用本規定,滬深交易所ETF期權不適用本規定。
格林大華期貨首席專家王駿認為,《管理規定》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期貨市場向規范化、透明化方向發展,有助于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場環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進而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者參與,有助于期貨市場健康運行,實現可持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強系統接入方面,《管理規定》要求,期貨公司客戶用于程序化交易的技術系統,在接入期貨公司交易信息系統前,必須由期貨公司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全面測試。同時,期貨公司需妥善保存測試記錄,且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十年。
王駿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在這一規定下,未來期貨公司需投入更多資源用于技術系統測試,數據存儲和管理的難度也將增加。不過,通過全面測試,期貨公司能夠及時發現技術系統潛在問題和風險,如交易指令執行偏差、系統漏洞等,可以提前采取措施,減少技術故障引發的交易風險,保護客戶和自身的利益。接下來,期貨公司將更加注重技術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將對現有系統優化升級,或采用更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提升整體技術水平。
厚石天成投資總經理侯延軍認為,即將實施的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新規將為期貨交易提供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比如,《管理規定》明確了報單撤單比例,防止利用交易速度及算法通過幌騙服務器進行獲利;明確了高頻交易的定義,更有利于明晰監管的邊界;要求所有程序化交易進行報備,甚至要求頭部機構提交策略源碼進行壓力測試,避免程序化交易策略趨同造成的極端行情;明確交易所、期貨公司應公平分配交易技術資源。
“整體上看,此次發布的相關規定在市場預期之內。目前,期貨市場量化策略的成交量占比較大,預計新規公布后會倒逼程序化交易機構完善策略風控,調整策略類型,后期高頻交易或逐步減少,中低頻策略會逐漸成為主流。”侯延軍說。
在王駿看來,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新規落地,有助于我國期貨市場穩定運行,為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更可靠的風險管理工具。期貨市場相關參與者應主動適應監管要求,通過技術升級、加強合規管理,在新的框架下探索可持續發展路徑,創新業務發展模式。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