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陸家嘴論壇的一則重磅措施,讓中國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創新脈搏加速跳動。
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會同中國證監會研究推進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這一舉措意味著中國將在人民幣衍生品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從企業避險到人民幣國際化再到全球資本流動,未來人民幣外匯期貨帶來的漣漪將持續擴散。
匯率波動長期影響著外貿型企業的生存,記者在走訪和調研相關企業時經常聽到希望國內早日推出場內人民幣匯率風險管理工具的呼聲。無論涉及原料進口還是涉及產品出口的企業,在全球供應鏈動蕩下集體面臨著匯率風險從偶發威脅變為常態挑戰的困境。匯率波動猶如懸在這些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出口訂單利潤可能會因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而受到侵蝕,進口原料成本也可能因為外幣升值而陡然激增。
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將為外貿型企業提供一個金融“盾牌”。具體而言,相當于在期貨市場購買了一份“匯率保險”,可以實現一鍵鎖定未來的交割價格。此外,期貨保證金交易可以降低企業的外匯套保成本,賦予中小企業更強的避險能力。期貨合約的標準化特點,簡化了交易流程,可以讓企業更靈活地調整對沖策略。
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同時也有助于更多境外資本進入我國萬億級市場,并長期留下來。豐富多元的外匯產品體系,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產。而當海量外資在我國期貨市場對沖匯率波動風險時,人民幣的“貨幣錨”效應將顯著增強。
目前,我國在岸人民幣外匯市場以銀行間外匯市場為核心,提供遠期、掉期和期權等場外人民幣衍生品交易。離岸人民幣外匯市場方面,香港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推出的美元兌人民幣期貨合約持續活躍,已成為國際投資者對沖人民幣匯率波動風險的主要工具。未來,境內人民幣外匯期貨交易推出后,將形成更加透明的匯率預期,與離岸人民幣衍生品市場聯動、互動,構建起更為完整的人民幣衍生品市場。屆時,在全球貿易中,人民幣結算的意愿也將因其完善且穩定的定價機制而顯著提升,促使人民幣成為全球“硬通貨”。
從2011年外匯期貨仿真交易開始,我國對人民幣外匯期貨的探索已經歷了十多年的磨礪。如今,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三大支付貨幣。新興市場對多元化貨幣體系的需求,也在促使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可以說,推出人民幣外匯期貨迫在眉睫,不僅體現在利用人民幣外匯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上,而且未來這一期貨工具還將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中國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