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宣布:到2030年將關鍵金屬的進口依存度降低到50%,并將關鍵金屬的回收率提高到20%,從而穩定國內關鍵金屬的供應。
韓國貿易工業部(Motie)表示,該國希望減少對鋰、鈷和石墨等關鍵金屬的進口依賴,從目前的80%降低,同時提高目前2%的回收率。
Motie將關鍵金屬定義為,對國內產業和經濟產生“高連鎖效應”的價格或供應危機可能性較大的金屬。半導體和二次電池等高科技行業對關鍵金屬的需求飆升,Motie引國際能源署的預測,2040年鋰的需求將比2020年增長42倍,鈷將增長21倍,鎳將增長19倍,稀土將增長7倍。
Motie部長李昌陽(Lee Chang-yang)表示:“對于依賴進口滿足95%礦產需求的韓國來說,確保核心礦產的穩定性對于確保可持續的產業競爭力至關重要。”
根據Motie的數據,2021年中國占全球稀土產量的60%,占全球鎢產量的84%,同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占全球鈷產量的71%。
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韓國是中國鋰鎳鈷錳氧化物的最大買家,約為67946噸,占中國出口總額的65%。韓國也是中國最大的氫氧化鋰買家,2022年為58829噸,占其出口的63%。2022年,它也是中國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買家之一,出口6254噸,占總出口的11%。
Motie表示,韓國的主要金屬供應依賴于從特定國家進口,因此這些措施將通過減輕韓國對這些進口的依賴,并充分利用國內金屬資源,從而穩定供應鏈。
第一,從經濟安全的角度,選定了需要管理的33種主要金屬。其中,對穩定高技術產業供應鏈所需的十大關鍵戰略金屬將進行集中管理。這10種金屬是鋰、鎳、鈷、錳、石墨,以及5種稀土元素——鈰、鑭、釹、鏑和鋱。
第二,該國將制定一份全球礦產地圖,以及這些關鍵金屬的供需地圖。該地圖將分階段包括采礦權、儲量和基礎設施的信息。
韓國還將建立早期預警系統,提前發現關鍵金屬供應鏈的風險,使國內企業提前為全球供需沖擊做好準備,加強國家應對這些危機的能力。
政府還將把關鍵金屬的庫存從目前的54天消耗提高到100天,并引入快速釋放系統,可以在8天內向需要這些關鍵金屬的公司提供供應。此外,還計劃進行建立專用礦產基地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第三,政府將加強與關鍵金屬資源豐富的國家的雙邊合作,簽署這些金屬的初步協議,并通過積極利用礦產安全伙伴關系等多邊合作,為國內企業獲得進入海外項目的機會。
第四,公共機構將搶先進行高風險勘探,以推動民營企業主導的海外資源開發。公共機構將首先評估全球項目的商業可行性,并將有前景的項目與私營企業投資掛鉤。
第五,政府將通過在當地設立子公司進行礦山開發和設施建設,支持企業對關鍵金屬的投資。韓國還在考慮重新引入海外資源開發投資稅收抵免制度,該制度在投資獲得采礦權時給予稅收抵免優惠。
第六,韓國將與相關部門建立循環經濟,在未來將電動汽車和二次電池使用后產生的廢料回收為關鍵的原材料。它還將建立一個示范中心,在2024-25年期間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并建立一個集群,以支持使用這些資源的中小型企業的商業化。
國家還將為重點礦產回收企業提供貸款等金融支持,重點礦產回收技術開發適用優惠稅收抵免率。
最后,政府將建立法律基礎,以支持關鍵金屬行業。這包括關鍵金屬的指定、管理和儲存,以及建立一個回收集群。推進環保選礦和冶煉,開發關鍵金屬替代材料。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