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許維娜、實習生陳梓瑤)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助力實體經濟企業輕裝上陣、提升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舉措。6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今年降成本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當前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經濟運行呈恢復向好態勢,但實體經濟企業經營主體信心和預期仍然有待提振。”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春麗表示,在此背景下,部署推動降成本工作,有益于支持經營主體紓困發展,助推我國經濟實現整體性恢復,重回正常增長軌道。
為了提振市場信心,激發經營主活力,推動經濟加快恢復,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從8個方面部署了22項任務。郭春麗認為,《通知》中提出的措施系統而有針對性,精準務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全面推進與突出重點相結合。年度工作重點仍然延續企業成本類別的既定框架,從稅費成本、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地原材料成本、物流降本、資金周轉效率、內部挖潛等8方面展開。同時可以看出,8個方面并非平均用力,每個方面內部也并非全面鋪開,而是針對當前突出問題突出重點地謀劃具體舉措。
二是堅持制度性安排與階段性措施相結合。降成本不是簡單一降了之,要統籌兼顧需要與可能,按照適宜節奏來降。在實際運行中,部分措施成熟就可轉化為制度安排,另一些階段性措施,要根據當前經濟恢復狀況選擇延續或優化。
三是堅持降低顯性成本與降低隱性成本相結合。顯性成本容易識別,隱性成本從表面上難以感知,卻影響巨大。為此,《通知》在對繳納的稅費、財務費用、交易成本等顯性成本作出相應部署的同時,也圍繞市場準入、融資渠道、招投標和政府采購等隱性成本謀劃舉措,促進形成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降低經營主體面臨的隱性成本。
四是堅持降本減負與轉型升級相結合。降成本在助企減負降本的同時,也注重通過正確的政策導向來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通知》在普遍性降低某些成本的同時,對創新、小微民營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群體予以傾斜支持,同時還采取更大力度措施引導支持企業轉型升級。
“降成本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恒推動。”據郭春麗預計,今年降成本工作重點舉措的落地實施,將在前期多年成效基礎上持續深入發力,優化市場環境、持續降本增效,不斷增強實體經濟企業活力和競爭力,提振市場信心,助力我國經濟加快恢復。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