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為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數據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
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在2025年度培育行動中,除了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以外,還包括瞄向“全球領先的發展標桿”目標的領航級智能工廠培育計劃。工信部表示,將推動智能制造向更大范圍拓展、更深程度滲透、更高層次演進。
分四個層級培育
按照《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2025年版)》,將分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和領航級智能工廠四個層級進行培育。
其中,基礎級智能工廠允許符合要求的規上企業自評自建,要求聚焦數字化改造、網絡化連接開展建設,推動數字化普及;先進級智能工廠則在自評為基礎級智能工廠前提下,要求聚焦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開展建設,打造區域行業領先的發展標桿。
卓越級智能工廠,要求聚焦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和智能化升級開展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發展標桿。通知表示,申報主體應已完成智能工廠建設并獲評先進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開展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探索,并達到卓越級智能工廠要素條件要求。
領航級智能工廠,則要求聚焦數字化轉型、網絡化協同和智能化變革開展建設,探索未來制造模式,打造全球領先的發展標桿。申報主體須為本行業本領域領軍企業,核心產品具有全球競爭力,且有必要的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投入領航級智能工廠建設。此外,要求申報主體須已獲評卓越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并按照領航級智能工廠要素條件要求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深度應用,開展未來制造模式初步探索,加速工廠建設、研發設計、生產作業、運營管理等各環節智能化變革。
梯度培育已見效
我國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這些卓越級智能工廠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共建設智能倉儲、在線智能檢測、產品數字化研發設計、智能排產調度、質量追溯與分析改進等優秀場景近2000個,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4%,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2.3%,不良品率平均下降50.2%,碳排放平均減少20.4%。
按照《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要素條件(2025年版)》,上述四個層級智能工廠均需要滿足一些基礎要求。首先,企業應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企業和產品均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企業近三年經營和財務狀況良好,無不良信用記錄、無較大及以上安全、環保等事故,無違法違規行為;工廠使用的關鍵技術裝備、工業軟件、工業操作系統、系統解決方案等安全可控,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風險可控;企業應建立智能工廠統籌規劃、建設和運營的組織機制,擁有一批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基礎級和先進級工廠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水平達到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二級及以上,卓越級智能工廠應達到三級及以上,領航級智能工廠應達到四級及以上。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