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提升國內鋼筋加工配送現代水平之上的。
陳雷鳴在接受《現代物流報》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提升建筑行業的鋼筋加工配送水平對于整個產業鏈的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他看來,作為建筑行業的鋼筋供貨方,從“賣鋼筋”到通過引入加工設備“賣成型鋼筋”可以最大限度的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于此同時,這種依托先進的鋼筋加工配送設備為工地提供定制化服務的發展模式也有助于企業產業化發展,進而提升市場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陳雷鳴強調,鋼筋集中加工配送的好處并不局限于供貨企業,對于建筑行業的施工企業同樣有不小的益處。為了充分說明這種優勢,他特意將鋼筋的集中加工配送和傳統的鋼筋工棚式加工進行了詳細的對比:
“一般工地的工棚式加工,鋼筋的廢料率大概在10%,但是如果利用相關的鋼筋加工設備進行鋼筋的集中加工,這種原料的損耗率則會降至2%左右,通過套材的綜合利用,鋼筋加工的成材率將會大幅提升。陳雷鳴如此表示,
“另一方面鋼筋集中加工配送的效率也更高。按照一般大一點工地每月3000噸的鋼筋用量來測算,如果需要人工加工的話,那么需要的人員大約在100人左右,如果是依托相關鋼筋加工設備集中加工,這些工作量只需要10人左右就可以完成,由于是機械設備加工,在鋼筋加工的精度和質量上相對于傳統模式也就更有保障。”
陳雷鳴認為,在國家大力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鋼筋加工配送將迎來新的發展窗口期。
只是和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據《現代物流報》記者了解,在中國起步較晚的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發展的并不盡如人意。據悉,早在20世紀80年后,歐美發達國家就開始發展半自動化及自動化的鋼筋加工機械,并逐步形成商品鋼筋加工配送的經營模式。目前,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差不多每隔50~100公里就有一座現代化的鋼筋加工廠,鋼筋配送是很普遍的事情。
而在中國,從2004年6月份開始,在中國"鋼筋加工配送"市場才逐漸啟動,主要來源于鋼材流通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和鋼鐵廠三大領域,目前國內的鋼筋加工配送中心數量有限,依然很難滿足施工企業的需要,更多工地依然采用工棚式的鋼筋加工模式。
針對這種櫻桃好吃樹難栽的背后的原因,接受記者專訪的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陳雷鳴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一,打擊“瘦身鋼筋”政策副作用制約了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的發展。據他介紹,由于前期全國各地集中整治“瘦身鋼筋”使得一些地區的政府形成了“談鋼筋加工色變”的錯誤認識,進而對當地發展鋼筋加工配送產業不僅不推行政策鼓勵反而進行限制,這種政策方面的瓶頸直接導致了國內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發展緩慢。
其二,施工企業對于鋼筋集中加工配送的好處認識不到位,更多依賴工地現場的人工加工,這同樣制約了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的發展。陳雷鳴表示,當前國內的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對于鋼筋集中加工配送的好處并沒有充足的認識,更多認為鋼筋加工只有自己看的見,質量才會有保障,因此更多自己在工地現場設立鋼筋加工點兒,現場完成鋼筋的加工工作。
“其實,這種鋼筋的現場加工一方面要占據施工現場的大塊面積,鋼筋的無序堆放反而容易造成施工工地安全隱患。”對于施工企業“迷戀”的鋼筋傳統加工方式的不足,陳雷鳴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其中的弊端,
“更何況這種現場加工對于施工現場的環境等方面都有影響,根本不符合建筑綠色環保發展的需要。”
其三,“硬件”設施不足制約鋼筋加工配送產業做大做強。據陳雷鳴介紹,當前國內已經發展起來的鋼筋加工配送中心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在相關設備水平方面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這種設備上的差距使得國內的鋼筋加工配送中心更多只能進行鋼筋的簡單加工,對于復雜的定制化需求方面因為“硬件”實力不足,有時候很難滿足施工企業的需要。
在陳雷鳴看來,這是中國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發展不夠成熟的一種集中體現,對于鋼筋加工配送企業而言,要想有突破發展,后期必須要解決自身設備方面的問題,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其四,資金問題同樣制約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發展。陳雷鳴認為這種資金的制約作用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工程項目更多采用“墊資”的交易方式,鋼筋加工配送企業要想參與到工地建設中去,必須前期為工程項目墊資,這會加劇鋼筋加工配送企業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當前鋼鐵產業依然屬于銀行融資高門檻和限貸的行業,鋼筋加工企業發展融資成本高,一旦遇到長期墊資,必然容易出現資金斷裂的情況。也正因為如此,陳雷鳴表示資金問題不解決,國內的鋼筋加工配送企業很難實現蛻變和跨越式發展。
其五,工棚“吃撐”與鋼筋加工配送企業“吃不飽”同樣制約了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的發展壯大。陳雷鳴表示,由于施工企業對于傳統的鋼筋工地現場加工的過度依賴使得國內的鋼筋集中加工配送需求遲遲無法放量增長,因此不少鋼筋加工配送企業面臨“吃不飽”的情況,產業發展的規模效應無法發揮出來,更多陷入虧損狀態,這同樣使得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無法真正做大做強。
究竟怎樣才能將鋼筋加工配送產業從“牢籠”中釋放出來,讓其為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呢?
陳雷鳴強調,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引導作用至關重要。
在他看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各個鋼廠和相關企業雖然對推動鋼筋加工產業化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行業缺少標準、管理失控、無序發展和惡性競爭的態勢,正在制約著這一新型業態的健康發展,這需要有關部門搭建一個行業的對話和交流平臺,推進整個鋼筋加工配送行業健康發展。
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鋼筋加工分會”。據記者了解,該協會的成立獲得了在我國著名鋼筋生產企業河北敬業集團的大力支持。據陳雷鳴介紹,鋼筋加工分會成立之后主要任務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搭建交流平臺,探索發展思路,致力于探索適合中國特色的鋼筋加工配送行業發展新模式與新途徑,有效解決鋼筋加工配送企業信息共享、戰略協作以及同步運作難題;
另一方面,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提高鋼筋加工配送的科技含量。在他看來我國鋼筋加工配送的品種、類型、性質、質量與國外相比尚有差距,各企業需正視這些差距并大力進行技術創新,以開發出具有我國特色的鋼筋加工配送技術。
除此之外,強化行業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建立標準體系,規范行業發展。陳雷鳴表示正是由于我國鋼筋加工配送行業缺少行業標準,尤其是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才導致了整個行業無序化競爭。因此,鋼筋分會后期一個重要工作重心就是要聯合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相關鋼筋加工配送行業標準,用標準提高行業門檻,引領企業健康發展。
征程萬里風正勁 重任千鈞再奮蹄。
相信,在中金協鋼筋加工分會的努力下,鋼筋加工配送產業的春天將不再遙遠。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