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底,我國充電樁規模達到520萬個,車樁比為2.5∶1, 天津地區車樁比僅為3∶1,隨著新能源汽車進入全面市場拓展期,未來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將大規模增長。
然而,目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是個人充電設施建設“堵點多”。如城鎮老舊小區普遍容積率低,停車位緊張,建設充電樁很難找到合適的用地。二是公共充電經營管理困難多。全國公共充電設施整體容量利用率不高,除公交等專用車的充電市場外,其他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三是充電網絡布局管理盲點多。近年來,我國充電樁建設總體滯后,結構性稀缺和利用率偏低現象并存,規劃布局和城市建設設施規劃協同不夠等現象依然存在。四是充電技術標準規范空白多。面對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和日益增長的高電壓大電流快充需求,現有標準規范難以完全適應。
“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引導各方形成合力,進一步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廠主任電氣師李剛指出。
為此,他建議高質量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網絡。一是擴大充電基礎設施網絡規模。以區縣為基本單位,編制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并做好與城市用地、電網、交通、市政等規劃的有序銜接,保障建設條件,同時研究收取懲罰性停車費等措施。二是強化居民充電設施保障。老舊居民區需探索建設社區公共充電樁;新建的居民區則需為建設充電樁預留安全安裝條件,全面推廣居民區有序充電。三是強化充電市場監督管理。加快健全國家、省、市充電設施三級監管平臺,加大對市場無序惡性競爭的懲處力度,實行充電設施差異化獎補等。四是推動充電技術標準升級。建議制定有序充電車網互動的設備選型和建設標準,健全智能充電系統技術標準體系等。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